找到相关内容43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藏宗教艺术(4)

    告诉他已经应允了聂梅的供养祈请,于是,国王念丹就试图与聂梅达成一个协议,允许国王先供养毗婆尸佛。  然而,聂梅不听国王念丹的劝阻。为了平息俩人的争吵,最后决定举行一次宴会先为毗婆尸佛准备一顿午餐,看谁的...他人之间的纠纷与争吵。       跋陀罗尊者的生平  跋陀罗的父亲饶桑是释迦牟尼之父净饭王的马车御手。饶桑和一位上等种姓的妇女结婚,家境也很富裕。但他总是很不高兴,因为他们一直没有孩子。尽管给各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747694.html
  • 锡兰佛教记史文献及中文佛教文献(1)

    佛教,所以,日本的佛教诸宗诸派不要再像昔日那般争吵不休,反之,彼此要和谐才好;第三,日本的大乘佛教别再轻视南传佛教为小乘,彼此都以世尊为教主,那是世界的佛教,理应互相合作。[18]   像水野弘元如此...

    古正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147847.html
  •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著:近乎佛教徒(3)

    恐惧之中  我们象是沙滩上的儿童,忙着堆造沙堡,而圣者恰如在阳伞下望着我们的成年人。儿童们为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着迷,为了贝壳和铲子争吵,被拍上岸的浪头惊吓。他们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。但成年人躺在附近,啜饮...

   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0647904.html
  • 以简驭繁、纲举目张的五位百法

    小随烦恼十种,中随烦恼二种,大随烦恼八种。  小随烦恼如下:  忿,忿是一种愤慨的心理状态,因不利的情境所激发,并能引起争吵和斗殴。  恨,恨是忿的延续,“怀恶不舍,结怨为性”,耿耿于怀的那种怨恨心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547989.html
  • 郑石岩著:禅语空人心(3)

    我们想爱而没有能力去爱,使我们充满了偏见与不安。现代人的婚姻问题,大抵发生在这种不能统整上。夫妻间的不停争吵,失去互爱的能力,追根究底就是彼此责怪对方的错,谁也看不出谁是可尊敬的或可爱的,因为感情与理智...

    郑石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548221.html
  • 迪瓦·万杜达著:静 心(5)

    ,抑或你至少可以阅读没有看过的报纸。为什么要浪费你的时间呢?”头脑会同你进行无数次的争吵,但你只需继续去倾听它,而不要受其干扰……它会想尽各种办法:它会产生幻觉,它会做梦,它会变得昏昏欲睡。它会做一切...

    迪瓦·万杜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548248.html
  • 证严法师著:静思、智慧、爱(1)

    就是谁能得到父母往生时所穿的裤带,他就会“有财有库”。当他们争吵不休、没有结果时,就去问神,最后得知母亲哭著说,她死后连裤子也没得穿。虽然她一生都很虔诚地拜神,但死后仍堕入鬼道而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4148258.html
  • 敬悼—已被残蚀的理性

    你们这一对狗男女好看......”待冤家一入胎,也没开刀,医生便顺利将孩子拉出来,所以孩子一出生,我就知道是来讨债的。’这对居士常为孩子争吵不休,孩子晚上常做恶梦,且多病......。  数据:  ‘...

    正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0848466.html
  • 当代禅美学研究述评

    在近二十年来,类似于胡适与铃木大拙那样有生气的争论却从未发生过,这与同期发生在美学其他领域的多次论争(比如80年代不同美学派别间的争吵、1993年关于“积淀说”与“突破说”的争论)形成鲜明的对比。...

    马奔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048860.html
  • 二论禅

    三 希腊古哲和先秦诸子,既对人类文明做出不朽的贡献,也给后世留下严重的障碍。最突出的就是古希腊人把存在和意识对峙起来,从而导致唯物论和唯心论争吵了两千多年;古代中国人把善和恶对峙起来,以致引出对...

    姜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3549002.html